恢復舊包裝機械設備性能的一種全新手段——翻新,賦予了設備第二次生命,有效提高了設備壽命期限內的平均工作效率。然而,中國的大部分包裝機械經銷商和用戶對翻新并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很多人甚至認為“翻新”其實就是大修的另外一種解釋。實際上,翻新遠不同于大修,它在設備選擇、出廠檢驗等方面都有著比較嚴格的標準,更重要的是翻新在一定程度上是對設備進行全面的出廠性能恢復,作為二手設備其質量更高、性能更好。在能源緊缺的今天,翻新不僅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而且具有美好的市場發展前景。
隨著包裝機械翻新業務的開展,逐漸引起了國內包裝機械行業的關注,隨后包裝機械翻新業務才有所萌動,翻新范圍也從表面翻新、發動機翻新發展到了整機翻新,一些設備翻新廠家陸續誕生。
與中國相比,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包裝機械制造業起步較早,市場成熟度較高,在相同設計壽命周期內,設備進入二手市場流通的時間點比國內有所提前,而二手市場的形成自然要早于中國。很多二手設備經營企業在長時間的市場磨練中汲取了充分營養,市場敏銳度很高。他們逐漸發現,很多由于資金匱乏沒有能力購買全新設備又想獲得高質量技術的中小包裝廠,在轉向購買二手設備時,對于二手設備的效率和安全往往心存芥蒂。這就要求市場能夠提供一種在質量上“類似”于新機、價格上遠低于新機的二手設備,以幫助他們有效地完成設備配置。另一方面,制造廠商也發現,很多用戶手中的設備由于使用和時間上的原因,一般的維修服務已經不能滿足設備基本性能恢復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設備翻新作為一種新的設備性能恢復方法開始出現。
作為一種有效的二手設備性能恢復方法,設備翻新成為國際通行做法,澳大利亞、日本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都建有包裝機械翻新廠。設備翻新的范圍也從總成件如發動機、電氣件等過渡到了整機翻新。隨著全球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節約能源成為全世界的一種責任。同時,包裝機械的設計使用壽命受工藝等因素的影響逐漸增長,設備在設計中已經將其第二次生命考慮在內,而翻新正是恢復其第二次生命的最佳途徑。
設備翻新改變了傳統包裝機械全壽命周期內“研制——使用——報廢”的物流過程,將其演化為“研制——使用——再生”。通過翻新,保持設備長久處于高效率運行狀態。進入21世紀,能源緊缺、環境污染成為世界性難題,整個裝備制造行業面臨能源節約問題。設備翻新的發展一方面通過重組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提高了設備的平均作業效率,另一方面也解決了舊設備長期處于高排放高污染的工作狀態。